【施政報告2018】明年中小教師全面學位化 撥款9億予學校作「全方位學習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10/10 13:11

最後更新: 2018/10/10 19:55

分享:

分享:

施政報告會撥47億元經常開支包括為學校提供恆常的「全方位學習津貼」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施政報告今日(10日)出爐,在教育方面,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,政府會撥47億元經常開支,包括每年撥出15億元,一次過把公營中小學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,為配合小學實施全日制和教師全面學位化的發展,亦會預留5億元經常撥款,理順小學校長和副校長薪酬,以及改善小學的中層管理人手。

施政報告提出,在2019/20學年於公營中、小學,一次過把教師職位全面學位化,學校可因應校本情況,分兩年時間全面落實,涉及額外撥款約每年15億元。消息人士預料,有9,400名非學位職級教師受惠,當中約900人未持有學位資歷,上述人數未包括直資學校教師。

消息人士指,學校可繼續以非學位教席,保留未持有學位的教師,政府亦鼓勵教師考取學位資歷,以轉回學位教席。

消息人士解釋,中學普遍反映可以在下學年「一步到位」落實學位化,亦有小學反映需要1至3年時間進行培訓,故在學校及教師需要取得平衡,學校可因應校本情況在2年內落實。

此外,施政報告計建議由2019/20學年起,為公營及直資學校每年提供共5.7億元加強學校及校董會的行政支援。消息人士指,每間學校可按校本決定,開設1名常額行政主任,薪金相等於2級行政主任,介乎3萬至5萬元,或選擇領取相等於薪金中位數的現金津貼,將現時在校內任職人員晉升至行政主任,處理行政職務,例如與法團校董會開會,擔任校務處主管等。

施政報告又建議,下學年起,每年撥款約9億元,向公營及直資學校發放全新、恆常的「全方位學習津貼」,以支援學校在現有基礎上更大力推展全方位學習,在人文學科、STEM教育、體藝、德育和公民教育等不同課程範疇,組織更多走出課室的體驗學習活動,如社會服務可培養學生的關愛和同理心、體育活動有助鍛鍊學生的堅毅精神和抗逆能力。

消息人士透露,以一間24班的中學為例,可獲發116萬元津貼,24班的小學可獲75萬元,12班的特殊學校則可獲55萬元。

消息人士指,全新津貼將取代以往曾向學校發放的多項一次性津貼,例如STEM津貼及中史津貼等,學校自行決定如何運用,可用作外購服務、購買簡單設施如STEM設施,以及舉辦交流活動等,強調津貼必須用在學生身上,讓大多數學生受惠,不應集中在某些項目。消息人士稱,目前仍有100多間學校未將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,新津貼料能吸引這批學校積極考慮「轉位」。

為推廣閱讀,政府由2018/19學年起為公營學校提供一項全新的推廣閱讀津貼,涉及約5千萬元經常開支,以鼓勵學校營造更理想的閱讀氛圍,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及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。

更多施政報告2018的報道【按此即看